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学术沙龙 | 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第六十八期动物消化道营养精品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2020年10月12日 作者: 阅读次数:

2020年10月12日下午两点,由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实验室举办的第六十八期动物消化道营养精品学术沙龙在逸夫楼2064举办。本期的学术沙龙由消化道微生物实验室的两位博士生——吴海琴、吴建民分别做出汇报。

博士生吴海琴向大家汇报了硕士期间的工作,题为《罗伊氏乳杆菌激活Wnt/β-catenin通路刺激仔猪上皮细胞增殖机制的探究》。本研究首先研究了罗伊氏乳酸杆菌维持肠上皮再生和修复损伤黏膜的机制,结果表明罗伊氏乳杆菌在生理/病理状态下通过活化/稳定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提高肠道干细胞数量,抑制TNFα以及枸橼柠檬杆菌诱导的肠上皮损伤。然后,作者又研究了罗伊氏乳酸杆菌对仔猪肠道屏障及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罗伊氏乳杆菌能够促进仔猪肠道增殖和发育;增加仔猪的肠道抗菌肽的分泌,以及CD4+T细胞的转化,增强肠道免疫功能,维持肠黏膜屏障。

博士生吴建民向大家汇报了硕士期间的工作,题为《调控奶牛乳脂率的瘤胃微生物和代谢表征物的筛选鉴定》。本研究依据DHI数据,筛选出相同阶段下乳脂率偏高/偏低的奶牛作为HighMF组/LowMF组,采取其瘤胃内容物进行宏观基因组学检测,再对瘤胃内容物和血浆进行脂质组学检测,最后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日粮结构及饲养环境下,HighMF组奶牛瘤胃中Selenomonas ruminantium,Butyrivibrio等9种微生物相对含量显著升高,瘤胃微生物与GH43等基因相关的碳水化合物降解功能,以及与COG0318等基因相关的脂质转运与代谢功能显著增强;HighMF组与LowMF组奶牛瘤胃内容物中主要脂质代谢物为TAG与PE,血浆中主要差异脂质代谢物为PC与PE;HighMF组与LowMF组奶牛瘤胃中5种主要差异微生物与5种主要差异脂质代谢物呈现出强烈相关性,且移植高乳脂肪含量奶牛瘤胃内容物能够显著提高低乳脂肪含量奶牛的表观乳脂率。

本期动物消化道营养精品学术沙龙中,汇报人对自己研究方向上的一些前沿文章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同时消化道微生物实验室的各位老师给予了一些建议和指导,对今后的实验学习都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次活动为大家创造了展示学术魅力的舞台,提升了研究生对科研的热情,对本院日后的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Copyright@2017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1055736号-3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029号 

地址:中国南京卫岗1号南京农业大学逸夫楼2045 邮编210095 行政办公室电话:025-8439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