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学术沙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第一百六十二期动物消化道营养精品 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2024年03月14日 作者:邓文卓 阅读次数:

2024年3月12日上午,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第162期消化道营养精品学术沙龙在逸夫楼2064顺利举办。本期的学术沙龙由消化道微生物实验室的硕士生李年顺、邓文卓和博士生邱胜男、段晨做文献汇报,消化道微生物实验室的老师学生参与此次沙龙。特选邓文卓、邱胜男两位同学的精彩汇报进行展示。

硕士生邓文卓对文献《The interplay between dietary fatty acids and gut microbiota influences host metabolism and hepatic steatosis 》-《膳食脂肪酸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宿主代谢和肝脏脂肪变性》进行汇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产生往往从肝脏脂肪变性开始,肝脏脂肪变性受脂肪酸的摄取和处理、肝脏内的新生脂肪生成和脂肪酸氧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常常会引起肠道微生物群紊乱,而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破坏可能会加剧病症,同时也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在先前的报道中,作者发现饲喂猪油饮食(饱和脂肪酸)和鱼油饮食(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在肥胖和脂肪组织炎症方面的差异是依赖于肠道微生物群转移传播的。同时也有研究表明,乳脂饮食也可以通过肠道微生物诱导促炎免疫反应和结肠炎的发生。但是膳食中的脂质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究竟是怎样的,这种相互作用影响肝脏脂肪变性的机制尚不明确。

本文首先验证了人类饮食中不同脂肪酸的不同摄入量会对人类的肠道微生物群产生影响,饱和脂肪酸比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更显著。膳食脂质与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肝脏脂肪的影响机制使用小鼠试验进行探究。

研究结果表明:富含低吸收长链SFA的饮食可以独立于纤维摄入量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这种相互作用与改善代谢和减少肝脏脂肪变性有关。

博士生邱胜男对文献《A bacterial sialidase mediates early-life colonization by a pioneering gut commensal》-《细菌唾液酸酶介导生命早期肠道共生菌的定植》进行汇报。

胃肠道的早期微生物定植会对发育和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包括拟杆菌在内的关键物种在生命早期很突出,在维持肠道生态系统的结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生命早期是如何形成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肠道微生态系统的,我们对生命早期的这种生态系统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在试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脆弱拟杆菌中的单一唾液酸酶NanH介导早期肠道粘膜的稳定占有,并调节肠道共生菌的定植程序。这一程序由唾液酸化聚糖激活,包括在母乳低聚糖和肠粘液中发现的聚糖。

研究结果表明,NanH是母体向幼崽的垂直传播中必需的,并且能够在早期促进脆弱拟杆菌(B. fragilis)的优势地位,并且NanH在确定的微生物群落中能够促进益生菌的恢复和抗生素治疗后的恢复。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宿主和微生物群落之间通过宿主衍生的糖类介导的共同进化机制,以促进微生物的稳定定植。


Copyright@2017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1055736号-3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029号 

地址:中国南京卫岗1号南京农业大学逸夫楼2045 邮编210095 行政办公室电话:025-8439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