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学术沙龙 | 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第四十五期动物消化道营养精品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2019年05月06日 作者: 阅读次数:

2019年5月6日,第四十五期动物消化道营养精品学术沙龙在逸夫楼2064如期举办。此期学术沙龙由消化道微生物实验室的五位研三硕士生——常金金、孙玉亭、刘家俊、宣海鹏和段文辉进行了文献汇报或者对其在硕士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

首先,常金金同学对文献《人乳寡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的体外免疫调节作用》进行了汇报。巨噬细胞的主要职责是处理和呈递抗原给特异性T细胞。当外部刺激与巨噬细胞表面上的模式识别受体结合并触发几种不同的信号传导途径时,可以激活巨噬细胞释放各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来抵御外部病原体,巨噬细胞的激活被认为是提高宿主免疫能力的有效策略。而人乳是寡糖的丰富来源,世卫组织将人乳作为足月婴儿的营养金标准。因此,人乳化合物是免疫调节研究的有趣目标。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描述了HMOs的成分,检测了他们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并且还通过鉴定涉及HMOs诱导的巨噬细胞活化的信号传导途径来探索发现的潜在机制。此外,作者还发现了MAPKs,NF-kB信号通路参与HMO-7诱导的巨噬细胞活化。

其次,孙玉亭同学为大家介绍了她硕士期间的研究项目,课题为《芽孢乳杆菌S1生产工艺优化及其合生素对仔猪生产性能与粪便菌群的影响》。此课题的目的是探讨研究工艺条件的优化及断奶后使用合生素对仔猪生产性能和粪便菌群的影响。实验得出结论:添加合生素后,有降低粪便中pH值的趋势,增加乳酸的趋势,显著增加了粪样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通过粪便菌群分析可以看出,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显著下降,拟杆菌门显著增加;在属水平上,乳酸杆菌,普雷沃氏菌属、瘤胃球菌属等菌属显著增加。

然后,刘家俊同学汇报了题为《饲喂频率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吸收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的研究报告。课题试验旨在探究一次饲喂及二次饲喂对仔猪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以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通过本试验可以发掘饲喂频率对仔猪生长的影响,为实际生产实践提供更高效、更科学的饲喂方式。结果表明,在等量饲喂的情况下,相比于一次饲喂,二次饲喂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和肌酐的水平及其肝脏总胆固醇的水平,提高了肝脏HDL-C的含量。并且二次饲喂对生长猪的全肠养分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显著增加了生长猪回肠内的淀粉酶活性,对其器官重及相对指数没有显著影响。

接着,宣海鹏同学的汇报题目为《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肝脏代谢和结肠微生物发酵的影响》。研究目是为了验证通过饲喂发酵饲料,可以改变结肠微生物发酵结构和食糜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减少脂肪沉积,从而促进有益菌群的增长,为仔猪的肠道、肝脏健康提供保障。试验结果表明,发酵饲料能够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加磷的利用率、增强免疫力,并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饲喂发酵饲料可以改善断奶仔猪结肠发酵和菌落组成,改善断奶仔猪的肝脏代谢组成,增强支链脂肪酸的氧化,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脂肪沉积并维持肝脏健康。

最后,段文辉做了题为《益生菌发酵豆渣在育肥猪无抗养殖中的作用研究》的研究报告。发酵豆渣可以消除抗营养因子、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饲料的可消耗性,并能降低饲养成本。试验的目的是探究益生菌发酵豆渣在育肥猪无抗养殖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发酵豆渣组育肥猪的采食量与对照组相当,生长性能略有下降,粗蛋白、粗脂肪、总磷表观消化率和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更高。而饲喂含发酵豆渣日粮可显著降低育肥猪背膘厚,显著提高背最长肌pH45min值,显著降低背最长肌丙二醛含量,一定程度提高大理石纹评分,降低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值。在育肥猪日粮中撤除抗生素、添加发酵豆渣,对育肥猪肠道食糜pH值和肠道菌群结构无显著影响,但能降低育肥猪粪便中大环内酯耐药基因ermB丰度,有助于控制肠道细菌的耐药性。综上所述,发酵豆渣可用于无抗猪肉的生产实践。

 


在本次动物消化道营养精品学术沙龙中,汇报人针对自己研究方向上的文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带领大家对前沿的动物消化道营养的知识进行学习,同时消化道微生物实验室的各位老师也给予了一些建议和指导,对各位参会同学的实验工作都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次活动有助于我院学生把握科研前沿动态,启发科学问题新思路,激发了科研热情,推进了我院学术工作的发展。


Copyright@2017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1055736号-3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029号 

地址:中国南京卫岗1号南京农业大学逸夫楼2045 邮编210095 行政办公室电话:025-8439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