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下午,第五十七期动物消化道营养精品学术沙龙在逸夫楼2064举办。本期的学术沙龙由消化道微生物实验室的四位硕士生——李淑雅、王绿阳、张桢、张晓婷分别作出汇报。
研究生李淑雅分享论文题目为《Dynamic Modulat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ome by Bacteriophages in a Mouse Model》。该论文研究了噬菌体,噬菌体是一种原核病毒,是肠道中最丰富的微生物之一,但也是鲜为人知的微生物之一,这些病毒通常通过细菌的溶菌或溶原性感染传播,通常具有种属特异性。尽管它们的基因组组成与疾病有关,例如炎症性肠病和营养不良,但关于肠道噬菌体的实际行为尚不清楚。追踪噬菌体捕食对哺乳动物宿主与微生物代谢的因果关系极为具有挑战性,噬菌体引起肠道中易感动物的靶向击倒,并通过三生菌相互作用进一步调节非靶向细菌,导致这些物种的消耗。通过比较一个完整的细菌团的殖民化概况与忽略噬菌体靶向物种的殖民化概况,确定了同时噬菌体捕食的因果关系。使用广泛的代谢谱分析,证明了由噬菌体捕食引起的细菌组成变化也改变了肠道的代谢组。这些发现暗示了对哺乳动物宿主的影响,以及可能将噬菌体用于治疗目的。

研究生王绿阳分享论文题目为《Co-storage and release of insulin-like peptide-5, glucagon-likepeptide-1 and peptideYY from murine and human colonic enteroendocrine cells》,该文章介绍了胰岛素样肽5(INSL5)是在结肠和直肠肠内分泌L细胞子集中发现的一种致食性肠激素,与厌食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肽YY(PYY)一起存在。与GLP-1和PYY不同,INSL5的水平通过卡路里限制而升高,这引发了有关这些激素在来自同一细胞类型时如何对不同刺激产生反应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INSL5,GLP-1和PYY是否以及如何从结肠L细胞共分泌或差异分泌。试验创建了可诱导的报告基因小鼠(Insl5-rtTA),以选择性表征表达Insl5的细胞。使用TET-reporter小鼠评估表达谱和Ca2 +动力学。通过串联质谱法定量从鼠和人结肠隐培养物中分泌INSL5,PYY和GLP-1。在免疫荧光标记的小鼠结肠原代培养物和组织切片的3D-SIM图像中分析了三种激素的囊泡共定位。文章结果表明INSL5在很大程度上与PYY和GLP-1共存,并且当刺激INSL5阳性细胞时,所有三种激素都共同分泌。体内观察到的相反荷尔蒙特征可能反映了近端和远端肠道L细胞的差异性刺激。

研究生张桢分享论文题目为《OLIGONOL PREVENTED THE RELAPSE OF DEXTRAN SULFATE SODIUM-ULCERATIVE COLITIS THROUGH ENHANCING NRF2-MEDIATED ANTIOXIDATIVE DEFENSEMECHANISM》,该文章介绍了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和复发性炎症性肠病(IBD),其特征在于炎症细胞浸润,例如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这些炎症细胞在刺激时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和氮。试验过程是将40只小鼠分为4组,每组分别10只。一个没有接受药物治疗和没有DSS的蒸馏水的非结肠炎人群(对照组,第一组);一个仅在1周内摄入3%DSS的大肠菌对照组(第二组);其余2个预处理组分别用oligonol或柳氮磺胺吡啶每天2周,然后以3%DSS的自来水摄取1周。将寡酚粉溶解在PBS中,将正常组和DSS组的小鼠摄入PBS作为阴性对照。结论是,低聚的小分子多酚寡酚不仅显示出抗炎作用,可能是继其调节某些内源性炎性内生菌类TNF-α和NO释放后产生的,而且还通过氧化调节了氧化剂和抗氧化剂的平衡,表明寡酚可能在患病肠中抑制结肠炎症或提供抗氧化防御系统。

研究生张晓婷分享论文题目为《Communicating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sugar in Drosophila》,该文章介绍了对甜不敏感的果蝇突变体无法轻易识别糖,饥饿的野生苍蝇的实时记录显示,这些蝇从肠道末端排出一滴营养糖,但不是非营养糖。果蝇种产生顺式-醋酸乙烯酯(cVA),一种可促进与食物结合时会聚集。此外,苹果醋的烟气会导致雄性果蝇沉积9-三苯甲基,促进其他物质聚集的表皮碳氢化合物飞来飞去寻找食物来源,聚合行为完全由驱动嗅觉提示,可能并不直接取决于食物的营养价值。最后发现果蝇分泌信号CIF告知其他蝇类食用食品的营养价值,并促进它们在食物来源周围的聚集。

本期动物消化道营养精品学术沙龙中,汇报人对各自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作出了详细的报告,在实验室各位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下,汇报人及各位同学发现了研究中容易忽略掉的一些问题,并且有了新的收获。本次活动为大家创造了共同学习交流的平台,使大家增长了知识与见识,提升了大家对科研的热情,对学院日后的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