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学术沙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第一百四十一期动物消化道营养精品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2023年05月10日 作者:于玥莹 阅读次数:


2023年5月8日上午,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第141期消化道营养精品学术沙龙在逸夫楼2064成功举行。本期的学术沙龙由消化道微生物实验室的硕士生毕业生闫晓曦、尹莉丽、张磊、赵生威、张雅丽汇报毕业论文相关内容,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老师同学参与此次沙龙。


硕士研究生闫晓曦对其课题“饲喂频率和胃饥饿素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及肌肉蛋白质沉积的影响”进行了汇报。本研究旨在探究日饲喂总量相同的情况下,饲喂频率对生长猪生长性能、采食行为、肠道微生物以及肌肉蛋白质沉积情况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胃饥饿素在饲喂频率影响生长猪生长发育和肠道微生物区系方面潜在的作用。

结果表明:(1)在日饲喂量相同情况下,饲喂频率的改变显著影响生长猪的生长性能、采食行为、血清胃饥饿素水平、结肠微生物区系及其代谢产物水平;(2)注射胃饥饿素受体拮抗剂显著改变动态血清胃饥饿素水平,降低了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并抑制其采食。注射胃饥饿素受体拮抗剂显著降低了结肠微生物丰富度,改变了结肠微生物组成并降低了乙酸的浓度;(3)注射胃饥饿素受体拮抗剂显著降低生长猪背最长肌和腓肠肌纤维的横截面积。一方面,通过降低血清异亮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的水平,抑制mTOR信号通路,减少蛋白质合成。另一方面,通过减少肠道乙酸水平,促进自噬,并减少肌源性调节因子的表达。


硕士研究生尹莉丽对其课题“姜酚和百里香对白羽肉鸡肠道健康及盲肠菌群组成的影响”进行了汇报。姜酚是生姜中姜辣素的主要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抗炎及抑菌等作用。百里香酚是一种存在于百里香等植物中的天然酚类单萜烯衍生物,具有广谱抑菌、抗氧化和抗炎特性。饲料中添加某一种植物提取物时会具有用量大、功能单一等缺点,而复合植物提取物中的各种有效活性成分的叠加或协同等作用可以增强整体的作用效果,从而能够提高生物活性。因此,本试验以白羽肉鸡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姜酚和百里香酚组合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结构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结果表明:(1)日粮添加姜酚和百里香酚组合可提高肉鸡1-21日龄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提高空肠和回肠中的消化酶活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2)日粮添加姜酚和百里香酚组合显著提高肉鸡抗氧化能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肠道上皮的屏障功能。(3)日粮添加姜酚和百里香酚组合能够调节盲肠菌群结构并提高了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浓度。


硕士研究生张磊对其课题“高低乳脂率奶牛瘤胃和后肠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功能差异研究”进行了汇报。本研究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和宏基因组学技术,研究了相同饲喂模式下高低乳脂率奶牛的瘤胃和后肠发酵参数、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与功能差异。

结果表明:(1)奶牛个体间乳脂率的高低与其瘤胃内乙丙比和丙酸含量、后肠中乙酸和TVFA浓度存在差异有关;(2)瘤胃内由Lachnospiraceae主导的BH菌群,选择trans-10途径进行异构反应生成trans-10, cis-12 C18:2是造成奶牛低乳脂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细菌BH途径由trans-11途径转变为trans-10途径与乳酸生成有关。(3)后肠内BifidobacteriumEscherichia/Shigella通过调控乙酸等VFA生成,影响后肠道健康,导致奶牛个体间乳脂率出现差异。

硕士研究生赵生威对其课题“奶牛小肠微生物胆碱分解代谢机制研究”进行了汇报。本研究通过体外发酵,宏基因组组学分析,微生物体外分离培养等方法来探究奶牛小肠微生物胆碱分解代谢机制,以实现对未来降低奶牛小肠中胆碱降解,促进饲料胆碱高效利用和奶牛健康养殖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结果表明:(1)奶牛小肠三个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微生物均具有胆碱降解能力;(2)奶牛小肠肠道内可能存在的胆碱降解菌包括Desulfovibrio、Acetoanaerobium、Peptococcaceae、Mailhella属,主要分布在十二指肠内,其相对丰度均比较低;(3)奶牛小肠内不同胆碱降解菌对胆碱降解和利用存在着差异性。从空肠中分离得到的DJC1能够以胆碱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属于Ⅰ型胆碱降解菌;从回肠中分离得到的DIC1不能以胆碱作为唯一碳源,属于Ⅱ型胆碱降解菌,其胆碱代谢路径目前还未知。

硕士研究生张雅丽对其课题“补饲精料开食料致羔羊瘤胃上皮角化不全机制及龙胆酸的调控作用研究”进行了汇报。本研究基于不同补饲方式的表型差异,通过单细胞测序、拟时序分析、代谢组和宏基因组等技术手段探究补饲精料开食料致羔羊瘤胃上皮角化不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营养调控策略。

结果表明:(1)补饲精料开食料羔羊瘤胃上皮角质层层数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出现明显角化不全现象。单细胞测序鉴定出14大类细胞类型,其中瘤胃上皮细胞是其中的主要细胞类型;(2)补饲苜蓿干草和精料开食料羔羊瘤胃中分化的角质细胞分布在整个拟时序轨迹上,补饲精料开食料羔羊瘤胃角质层细胞大多堆积在分化的角质细胞阶段,很少向终末分化角质细胞阶段分化;(3)三种饲喂方式建立了不同的瘤胃微生态环境,只摄入液体饲料增强了微生物合成尿素的代谢途径;补饲苜蓿干草增强了微生物合成植物活性物质的代谢途径;补饲精料开食料增强了微生物合成VFA和MCP的代谢途径,过多VFA和MCP的堆积会间接导致羔羊瘤胃上皮出现角化不全现象;(4)龙胆酸处理组显著提高了羔羊平均日采食量(P=0.026)、瘤胃空重/体重(P=0.048)、瘤胃上皮乳头长度(P=0.013)、宽度(P=0.010)和吸收面积(P=0.014),显著降低了瘤胃上皮角质层厚度(P=0.041)。



Copyright@2017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1055736号-3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029号 

地址:中国南京卫岗1号南京农业大学逸夫楼2045 邮编210095 行政办公室电话:025-8439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