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上午,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第193期消化道营养精品学术沙龙在逸夫楼2064顺利举办。本期的学术沙龙由消化道微生物实验室的硕士杜鑫宇、朱雪林、李彤、徐承锋做文献汇报,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老师和学生参与此次沙龙。
硕士生杜鑫宇对文献《FMT rescues mice from DSS-induced colitis in a STING-dependent manner》-《粪便微生物移植以STING依赖的方式缓解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进行了汇报。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临床研究已经确定,IBD患者对来自同一供体的移植菌株表现出不同的相容性。该研究揭示了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在FMT治疗中的关键作用,为优化FMT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使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小鼠模型:STING敲除(STING−/−)小鼠、野生型(WT)小鼠和STING激活的小鼠。通过比较FMT在具有不同STING表达水平的小鼠中的不同功效,揭示了FMT疗法以STING依赖性方式提供了对DSS诱导的结肠炎的治疗。在机制上,FMT通过STING对肠道Th 17细胞和巨噬细胞、脾脏Th 1和Th 2细胞以及肠系膜淋巴结Th 1细胞的分化发挥调节作用,下调结肠M1/M2和脾脏Th 1/Th 2细胞的比例,从而改善炎症肠道失衡的免疫稳态。
这项研究揭示了STING信号通路在FMT治疗中的重要性,为优化FMT治疗方案和提高临床效益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硕士生朱雪林对文献《The gut virome is associated with stress-induced changes in behaviour and immune responses in mice》-《肠道病毒组对应激诱导的小鼠行为和免疫反应变化有关》进行了汇报。

微生物群-肠道-大脑轴已被证明在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以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细菌组的作用上。肠道病毒组构成微生物组的主要部分,噬菌体具有重塑细菌组结构和活性的潜力。
研究使用慢性社会压力的小鼠模型,并采用粪便颗粒的16 S rRNA和全宏基因组测序,以确定病毒组是如何调节和有助于压力的影响。发现慢性应激导致小鼠的行为,免疫和细菌组改变,这些改变与噬菌体类尾病毒和未分配的病毒分类群的变化有关。为了确定这些变化是否与应激相关的行为或生理结果有因果关系,研究在应激前对小鼠进行了粪便病毒组移植,并将其自体转移到经历慢性社会应激的小鼠身上。粪便病毒组的转移防止了与压力相关的行为后遗症,并恢复了压力引起的选择循环免疫细胞群、细胞因子释放、细菌组改变和杏仁核基因表达的变化。
这些数据提供了病毒组在应激期间调节微生物群-肠-脑轴中发挥作用的证据,表明在设计未来的微生物群定向疗法时应考虑这些病毒群体。
硕士生李彤对文献《Gut microbial metabolite hyodeoxycholic acid targets the TLR4/MD2 complex to attenuate inflammation and protect against sepsis》-《肠道微生物代谢物猪去氧胆酸靶向TLR4/MD2复合物以减轻炎症并预防脓毒症》进行了汇报。

脓毒症是由严重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引起的危重疾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猪去氧胆酸(HDCA)在脓毒症中具有优异的抗炎特性。
研究发现脓毒症患者血浆HDCA浓度明显降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在败血症小鼠模型中观察到血浆和盲肠内容物样品中HDCA水平的类似变化,并且这些变化与HDCA产生菌株的丰度降低相关。HDCA给药显著降低了全身炎症反应,防止了器官损伤,并延长了脓毒症小鼠的生存期。研究证明HDCA通过竞争性阻断脂多糖与Toll样受体4(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2受体复合物的结合来抑制炎症巨噬细胞的过度活化。
硕士生徐承锋对文献《Gut-derived lactic acid enhances tryptophan to 5-hydroxytryptamine in regulation of anxiety via Akkermansia muciniphila》-《肠道来源的乳酸通过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增强色氨酸代谢5-HT缓解焦虑》进行了汇报。

肠道菌群通过神经递质产生、免疫信号传导和代谢相互作用等途径在焦虑调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色氨酸代谢合成的肠源性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已被确定为关键的介体。
研究分析了110名接受封闭训练的运动员,发现粪便乳酸盐水平与焦虑指标显著相关,嗜胶阿克曼氏菌丰度与运动员焦虑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同时添加乳酸盐和嗜胶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A.mucinophila)增加了色氨酸羟化酶1(TPH 1)的活性,促进了5-HT的合成;同时减少了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 1)的活性,抑制了Kyn的产生。这种代谢转变有助于增加5-HT的活性,从而减轻焦虑表型。
研究发现发现揭示了肠道代谢物与焦虑情绪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为开发针对微生物的焦虑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