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3日上午,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第116期消化道营养精品学术沙龙在逸夫楼2064顺利举行,本期的学术沙龙由消化道微生物实验室的硕士毕业生耿利利、徐凯文、沈睿、陈露汇报毕业论文的相关内容,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各位老师同学参与了此次沙龙。
硕士研究生耿利利对其课题“大豆皮发酵酶解条件优化及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进行了汇报,研究着重探究发酵酶解的大豆皮在育肥猪体内的效果,这对于将发酵酶解的大豆皮用于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试验先是利用三株菌混合来发酵大豆皮,后又在三株菌的基础上添加了两种酶对大豆皮进行菌酶协同发酵酶解,以此来比较发酵酶解对大豆皮营养价值的提高和抗营养因子的降低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3株复合菌和两种酶作为发酵酶解剂,优化了菌酶结合发酵酶解大豆皮的工艺条件,最优条件下改善了大豆皮的营养价值,降低其抗营养因子含量;(2)发酵酶解提高了大豆皮的体外胃蛋白酶-胰液素的酶解效率,干物质及蛋白质的消化率得到提高,同时提高了消化残渣在体外的发酵参数,并改变了体外结肠发酵液的菌群多样性;(3)发酵酶解大豆皮改善了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提高了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为发酵酶解大豆皮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硕士研究生徐凯文对其课题“防霉型发酵颗粒饲料的研制”进行了汇报。该研究针对我国发酵颗粒料在生产及应用中易霉变的问题,拟通过筛选可有效抑制发酵颗粒饲料中霉菌生长的化学防霉剂,研制出一种可长时间保存的防霉型发酵颗粒饲料。首先对霉变发酵颗粒饲料进行了优势霉菌的分离鉴定,研究了常用饲料防霉剂对其生长的抑制效应;筛选获得了对防霉剂不敏感可用于发酵颗粒饲料生产的发酵菌种,并进行了复合菌株配伍和工艺参数优化,确定了添加剂量后,比较研究了颗粒饲料自然发酵、复合菌发酵和添加防霉剂复合菌发酵饲料中的细菌及真菌菌群结构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1)霉变发酵颗粒饲料中的优势霉菌为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双乙酸钠、丙酸钙和柠檬酸钠对黑曲霉的体外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以丙酸钙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双乙酸钠、柠檬酸钠。(2)利用最佳的发酵条件对颗粒饲料进行发酵,颗粒饲料发酵后pH值显著降低,粗蛋白含量显著升高,粗灰分含量显著降低。在发酵颗粒饲料中添加 0.4% 的双乙酸钠可有效抑制饲料中霉菌的生长。(3)接种复合益生菌对颗粒饲料进行发酵,可以改变颗粒饲料中的菌群组成,增加饲料中乳酸菌的相对丰度,且添加 0.4% 的双乙酸钠对发酵颗粒料中的主要功能性乳酸菌无不良影响。
硕士研究生沈睿对其课题“准噶尔双峰驼粪便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汇报。该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分析准噶尔双峰驼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功能特点,了解准噶尔双峰驼适应干旱荒漠地区的微生物机制,在此基础上,采集准噶尔双峰驼粪便样品,构建厌氧细菌体外富集培养,研究传代次数对细菌富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细菌富集传代至稳定状态后,利用厌氧培养技术,分离、纯化并鉴定双峰驼体内1-2株典型厌氧细菌菌株,为挖掘粗纤维利用的微生物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准噶尔双峰驼粪便发酵参数、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暖季双峰驼粪便样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升高,而冷季双峰驼粪便样品中与粗纤维降解有关的微生物相对丰度显著提高。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能稳定传代的准噶尔双峰驼粪便厌氧细菌富集培养物,在此基础上,分离纯化到两株双峰驼粪便细菌菌株。
硕士研究生陈露对其课题“橙皮苷和迷迭香酸组合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盲肠菌群组成的影响”进行了汇报。本论文通过在肉鸡饲料中添加橙皮苷和迷迭香酸组合,探究橙皮苷和迷迭香酸组合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盲肠菌群组成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1)橙皮苷和迷迭香酸组合能够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促进肉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改善肉鸡的血清生化指标。(2)橙皮苷和迷迭香酸组合能够改善肉鸡胸肌的肉色,降低肉鸡胸肌的蒸煮损失和剪切力,改善肌纤维特性,改善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同时还可以提高肉鸡的抗氧化功能。(3)橙皮苷和迷迭香酸组合能够调节肉鸡盲肠菌群组成,促进短链脂肪酸的产生,有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在每位同学汇报结束后,朱伟云、刘军花、黄赞、申军士等老师对汇报内容进行了提问并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